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6日 01:20 1 cc

文 | 不似少溓游

编辑 | 不似少溓游

提到美国军工,不少人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海湾战争时期。

2800架战机呼啸升空,8支航母编队游弋海面,短短几十天就拿下一场战争。

那时候的美国军工,简直是“全球顶尖”的代名词。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现在再看,画风完全变了:

2025财年军费飙到8952亿美元,比中、俄等9个国家加起来还多。

参考资料:南方都市报-2024-12-26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可军工产业却漏洞百出:福特级航母难产多年,F35曾连续4个月交不出一架。

朱姆沃尔特驱逐舰30年花了225亿只造了3艘。

明明握着世界最多的军费,美国军工怎么就“崩盘”了?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竞争没了,垄断来了

美国军工曾经的辉煌,靠的是“百花齐放”的竞争。

二战刚结束时,美国有波音、洛克希德、康维尔等近十家战机公司,每家都有扎实的技术积累。

冷战期间,从二代机F4“鬼怪”到三代机F14、F15,六款经典战机居然来自五个不同公司,每一款都能引领世界潮流。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那时候的美国军工,是真的“卷”技术,而不是“卷”价格。

可后来政府觉得,军工企业就该“自负盈亏”:搞成了赚钱是本事,搞砸了倒闭也活该。

这种“没兜底”的规则一出来,企业研发新机型就跟“赌命”一样。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比如二战时崛起的康维尔公司,战后把宝全压在超音速轰炸机上。

结果技术不成熟,钱砸进去收不回,1961年直接被通用动力收购。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接下来就是一波“大淘汰”:

道格拉斯被麦克唐纳吞了,北美航空归了罗克韦尔。

共和航空卖给了格鲁门,能活下来的公司越来越少。

到了80年代,研发成本更是水涨船高,一旦竞标失败,企业基本就“半条命没了”。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比如F22竞标,诺斯罗普输了之后,再也没独立搞过战机;

联合战斗机项目里,波音麦道联手研发的机型落选,麦道直接被波音合并,转头去做民用客机。

最后就剩下洛马、波音几家“巨头”。

可垄断从来不是好事。没了竞争压力,这些公司慢慢摸清了“躺平套路”: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反正政府只能找自己,研发不用太卖力,利润反而能涨。

比如洛马,后来敢直接跟政府“提价”,反正你不买我的,也没别家可选。

波音的E-7预警机多次检测失败,价格反倒涨了一倍。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2025-08-04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曾经靠竞争驱动的技术突破,变成了“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摆烂。

这哪是军工巨头,分明是被惯坏的“巨婴”。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钱花错了地方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工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钱全用在了补窟窿上”。

现在美国在三个战场同时耗着:

乌克兰那边,送了31辆M1A1坦克、2万发火箭弹。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以色列要的MK-84重型炸弹就送了1.4万枚。

红海拦截胡塞武装时,标准导弹跟“扔豪华跑车”似的,年产量才120枚,消耗起来根本不够。

为了补弹药库存,2024财年弹药预算一下子涨了24%,到了306亿。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2024-06-29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可军费总量就那么多,弹药这边占了,研发那边就得“砍腿”。

比如海军的六代机F/A-XX研发直接停了,“星座”级护卫舰连设计都没定下来,因为钱全被调去补弹药缺口了。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更无奈的是,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事,美国早有前科。

冷战结束后,美国军费从3050亿降到2650亿,F14、F117、B2这些装备的订单全被砍了。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最典型的就是F22:洛马本来按几千架的订单算成本,花了上百亿研发。

结果苏联解体,订单直接砍到197架,洛马亏了快200亿,差点倒闭。

次数多了,企业也学乖了:

研发风险太大,不如等着政府补弹药库存,反正稳赚不赔,谁还愿意花心思搞新东西?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对外依赖绕不开

很多人不知道,美国军工看着“独立”,其实处处依赖外部。

主要就是原材料,美国列了35种“关键矿产”,有19种的顶级生产商是中国。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小到芯片里的稀有金属,大到战机框架的合金材料,少了这些,很多装备根本造不出来。

现在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总担心“断供”,可自己又没能力补上产能,只能眼睁睁看着供应链有漏洞。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2019-06-05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国际市场也不容疏忽。

美国军工企业特别依赖外销:洛马2022年659亿的收入里,26%来自其他国家。

雷神更夸张,39%靠外销。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可问题是,最先进的装备不敢卖。

比如F22从来没外销过,能卖的都是F16、F35这种“次顶级”机型。

而且买的国家也有限,毕竟谁都不想一直“卡脖子”,能自己研发就不会长期依赖美国。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更麻烦的是,全球化这些年,美国把不少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军工的生产链条早就断了。

朱姆沃尔特驱逐舰,不是不想多造,是国内找不到能稳定供应零部件的工厂。

F35交付延迟,也跟关键部件跟不上有关。本来想靠国际市场补缺口。

结果现在既要应对俄乌冲突的弹药需求,又要担心原材料断供,两头为难。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美国军工的“崩盘”,从来不是单一原因。

垄断让企业没了创新动力,钱错配让研发没了支撑,对外依赖又卡了生产的脖子。

哪怕军费再高,也只是把钱投进了一个“漏水的篮子”。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现在美国还想靠加军费维持霸权,可军工根本问题不解决,再高预算也掩不住战力下滑的现实。

其实对美国来说,与其把钱砸在军备竞赛上。

不如好好修复国内的产业生态,摒弃“非黑即白”的冷战思维。

军费多不代表花得对!美国军费近9000亿,军工产业还是走进死胡同

毕竟,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靠“穷兵黩武”。

而是靠健康的产业、稳定的供应链,以及对和平发展的敬畏。

可惜现在的美国,似乎还没看清这一点。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