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4日 23:52 1 cc

大家在看抗日剧的时候,总能听到日本人张口闭口喊“八嘎呀路”,听着就觉得是句骂人的话,带着股子轻蔑劲儿。

很多人小时候以为这是专门针对八路军的脏话,长大后一查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词其实是日语的音译,写成汉字就是“马鹿野郎”,发音是“ばかやろう”,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笨蛋混蛋”或者“蠢货家伙”这类意思。

说白了,它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拼起来的,前头“马鹿”是个词,后头“野郎”又是个词,合一块儿用,就成了日本人常用的粗口。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在日语里,“马鹿野郎”通常用来骂人笨,带着强烈的侮辱味儿,类似于咱们中文里的“你这个傻逼”或“混账东西”,但在日本文化里,它的杀伤力不算特别大。

尤其在熟人之间。有时候上司训下属,或者爸妈教训孩子,会甩出这句,表达不满和气恼,但不至于闹到打架的地步。

不过,在正式场合或对陌生人说这词,就挺严重的了,容易惹麻烦。日本人讲究礼貌,脏话用得少,这句算是他们骂人词汇里的“万金油”,频率高,但也得看场合。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拆开来看,前面的“马鹿”就是“baka”,这是日语里最常见的“笨蛋”或“傻瓜”。很多人不知道,这词的来源其实和中国有关系,牵扯到秦朝的一个老故事。

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把持朝政,他为了测试大臣们的忠诚,牵了头鹿上朝,却硬说这是匹马。秦二世胡亥一看不对劲,说这是鹿啊,赵高就问大家意见。

有些大臣怕赵高,就跟着说马;有些沉默;少数直说鹿。事后,赵高把说鹿的都收拾了。这事记载在《史记》里,成了“指鹿为马”的成语,意思是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日本人从中国学文化时,把这个典故带回去了,“马鹿”就用来指那些分不清马和鹿的蠢人,渐渐演变成“笨蛋”的意思。

当然,也有人说“baka”来自梵语的“moha”或“mahallaka”,意思是愚蠢或痴傻,从佛教传过来的。但在中国人看来,和赵高那故事的联系更贴近,毕竟日本汉字里直接用“马鹿”来写。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后头的“野郎”呢,是“yarō”,单独用的话,指的是“家伙”或“男人”,但带点贬义,像是“乡巴佬”或“粗人”。在日语里,“野郎”常用来称呼没教养、没见识的人,类似于山里出来的野汉子,没文化,办事笨拙。

合起来“马鹿野郎”,就加强了侮辱,意思变成“蠢笨的乡巴佬”或“没脑子的混蛋”。这词在日本男人间用得多,对女性一般不说,因为“yarō”有男性指向。总的来说,它不是最脏的骂人话,但足够表达愤怒,尤其在气头上。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这个词怎么传到日本的,得从历史说起。日本从古代就向中国学习文化,特别是隋唐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带回了不少东西,包括汉字、诗词、制度啥的。

那时候中国是亚洲老大,日本还挺落后的,奴隶社会阶段。遣唐使回去后,日本搞了大化改新,从奴隶制转封建制,汉字也成了他们文字的基础。

现在日语里汉字还占大头,平假名和片假名其实是从汉字的草书和楷书部首变来的。所以,你看日文有时觉得眼熟,能猜出点意思,就是这个原因。

“马鹿”这个词,可能就是通过这些文化交流传过去的,原本的“指鹿为马”在中国是成语,在日本简化成骂人词,意思从颠倒黑白变成单纯的蠢。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不过,日本学中国的东西,不光是好的,也学了些扭曲的。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强了,开始忘恩负义。从明朝开始,就有倭寇骚扰中国沿海,抢掠渔民。

到了近代,更过分,日本趁清朝积贫积弱,发动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一步步侵略中国。在抗日战争那14年,日本军人用“八嘎呀路”骂中国人,带着种族歧视的味儿,把中国人当低等人看。这词在战争中成了侮辱符号,代表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

那些日本军官和士兵,受军国主义洗脑,只知道屠杀掠夺,没人性可言。赵高当年指鹿为马是为了权谋,日本人在战争中用这词,是为了贬低中国人,显示他们的“优越”。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八嘎呀路”在日本的用法变了样。在现代日本,它还是骂人词,但没那么重的偏见歧视了。比方说,在职场里,员工犯了大错,上司气急败坏会喊“八嘎呀路”,就是发泄对蠢事的愤怒,没别的深意。

家庭里,长辈对晚辈说这词,更多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像是叹气说“你咋这么笨”。有趣的是,在男女关系中,这词还能反转成暧昧的。比如男朋友对女朋友说“八嘎”,不是骂,而是宠溺,意思像“你这个小笨蛋”,可爱的那种。

注意,这只限“八嘎”单独用,加了“呀路”就变回辱骂了。可见,语言这东西,取决于语境,同一个词在不同地方意思天差地别。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从这点看,语言的演变挺有意思的。原本中国的一个历史典故,传到日本成了骂人词,又在不同场合变味。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日本学了中国不少,但也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汉字在日本有约2000个常用字,很多词义和中国差不多,但发音和用法变了。像“马鹿”,在中国是动物,在日本是笨蛋。这也提醒我们,学外语不能死记,得懂文化背景,不然容易闹笑话。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话说回来,日本从中国学的东西不少,但历史上有恩有怨。唐朝时,日本崇拜中国文化,万国来朝的盛况让他们震撼,回去就模仿建都城、搞制度。结果,日本快速发展,汉字、诗歌、艺术都传过去,融合成日本文化。但后来,日本强大了,就开始侵略老老师。

明朝倭寇、清末日俄战争、到抗日战争,日本多次对中国下手,不仅武力侵犯,还在语言上贬低。这点没法容忍,日本军人用“八嘎呀路”骂中国人,就是骨子里的歧视。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如今,中日关系复杂,但文化交流还在继续。很多人学日语,看动漫,听歌,都会遇到这词。明白它的来龙去脉,能帮我们更好理解历史。

赵高当年用鹿测试忠诚,导致秦朝加速灭亡;日本军国主义用这词侮辱别人,也终究失败。语言是工具,但背后的心态决定一切。咱们中国人记住这些,不是为了恨,而是为了警醒,别让历史重演。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