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倒向美国了?婉拒中国九三阅兵邀请后,李在明转头将连访美日两国,韩外长对华改口,用4字定调中韩关系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6日 21:53 1 admin

据环球网报道,韩国政坛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正让中韩关系的走向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此前,中方通过正式外交渠道邀请李在明9月访华并出席九三阅兵,这是一次高规格的国家级邀请。但韩国政府在沉默十天后,给出了“不来”的答复,理由是担心影响美韩关系。有意思的是,拒绝中方邀请后,李在明的出访计划很快浮出水面。

根据韩国总统府消息,李在明将于8月23日至24日访问日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首脑会谈,议题涉及深化韩日及韩美日合作、区域和平稳定等。紧接着,他将在25日启程赴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谈,此次访美为工作性质,双方会在白宫共进午餐,行程持续至26日。

倒向美国了?婉拒中国九三阅兵邀请后,李在明转头将连访美日两国,韩外长对华改口,用4字定调中韩关系

这一安排打破了韩国的惯例。往届总统朴槿惠、文在寅、尹锡悦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几乎都将美国作为首站。韩国总统秘书室发言人姜由桢解释,这只是与美日协调后的结果,但这样的顺序调整,难免引发外界对韩国外交取向的猜测。

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并非如此。当时他多次表态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还自称是文在寅政策的继承者。文在寅时期主张缓和朝韩关系,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李在明也曾表达过类似方向。可上任后,现实似乎改变了很多。

最明显的是韩国政府的对华表态。外交部长赵显哲的言论变化颇具代表性。8月3日,他在访问美国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将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称中国在半岛安全问题上构成困扰,还对南海、台海事务发表不当言论。这番话引发了中方的驳斥,也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仅仅过了十一天,赵显哲的态度就有了转变。8月14日,他召开记者会,提到中韩关系时表示,两国存在根本性差异,但需要有效管控这些差异,开展合作与对话,还强调要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维护好中韩关系。最后,他用“求同存异”四个字为当前的中韩关系定调,同时提到“单纯试图遏制中国并不会取得我们期望的效果”。

倒向美国了?婉拒中国九三阅兵邀请后,李在明转头将连访美日两国,韩外长对华改口,用4字定调中韩关系

这种转变背后,是中韩关系面临的复杂现实。经济上,中国曾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但现在情况在变。2024年上半年,中韩贸易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韩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正在松动。美国作为韩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在经贸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安全领域的压力则更直接。朝鲜频繁试射导弹,释放强硬信号,让韩国在对朝政策上难有缓和空间。李在明竞选时释放的对朝友好信号,上任后遭到朝鲜冷处理,金与正更是通过朝中社表态,称“朝鲜对韩国不感兴趣,也不会接受任何方案”。这让韩国不得不继续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美韩联合军演按计划推进,2025年的“乙支自由护盾”演习已在筹备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在外交上的选择空间被大幅压缩。特朗普上台后,对韩国加征关税、要求增加驻韩美军费用、施压韩国在半导体等关键行业配合美方制裁中国,一系列动作让韩国难以违背美国意志。而韩国的能源、科技、军事体系深度嵌入美国主导的体系,也让其难以推行独立外交。

李在明选择先访日再访美,或许有自己的考量。直接首访美国,可能会引发中方不满,毕竟中国仍是韩国重要的经贸伙伴,两国在朝核、区域安全、半岛稳定等领域还有合作空间。先访问日本,能在中美之间做出模糊处理,让外交操作看起来没那么有倾向性。

同时,这也是在延续韩日关系回暖的趋势。尹锡悦政府时期,韩日关系逐渐走出紧张,李在明此时访日,有助于稳固美日韩三边机制,这正是美国希望看到的。但无论顺序如何调整,韩国在外交战略上倾向美国的态势并未改变。

中韩之间的互动也并非完全停滞。8月11日,中韩农业部长会议在韩国仁川召开,显示两国开始逐步恢复经贸合作往来。但赵显哲提到的“根本性差异”,也暗示着韩方对中韩关系的定位——合作可以有,但成为盟友并不现实。

倒向美国了?婉拒中国九三阅兵邀请后,李在明转头将连访美日两国,韩外长对华改口,用4字定调中韩关系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此前的表态仍值得关注。7月9日,使馆针对韩国大选后部分地区的反华集会表示,祝贺韩国顺利举行总统选举,希望韩国实现稳定发展,认为中韩各领域交流合作增加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同时,使馆坚决反对韩国个别政治势力捏造“中国干涉韩国大选”的说法,已就反华集会中可能出现的过激行为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保障中国公民人身安全。

李在明政府也曾对反华集会表达过态度。他在8月12日的国务会议上批评,此类集会“超越言论自由范畴,充斥辱骂和暴力”,会对韩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并指示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止针对移民劳工、外国人及社会弱势群体的歧视或侵权行为再次发生。

这些细节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当前中韩关系的复杂图景。李在明的外交动作,是现实压力下的选择,还是战略转向的信号?韩外长的表态转变,能给中韩关系带来多少实质改变?这些问题,恐怕还要在未来的互动中寻找答案。

国际社会都在看着,韩国的这些选择,最终会将自己带向何方,又会给地区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