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19日 19:10 1 admin

2025年的台海局势像一根绷紧的弦,稍有不慎就可能断裂。

俄罗斯媒体《卫星通讯社》抛出一篇重磅分析,直指若台海爆发冲突,中国仅靠解放军恐怕难以迅速取胜,必须唤醒一股深藏的“民间力量”。

这股力量不是某款高科技武器,而是14亿人口的巨大潜能。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2025年的台海局势异常紧张,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动作频频,联合军演、舰艇巡弋、战机侦察,让东亚的空气里都弥漫着火药味。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表文章,标题直白而震撼:“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这篇文章指出,若台海爆发冲突,中国面对的不仅是台湾的军事力量,而是美国主导的“蓝盟”——一个由美、日、韩、澳等国组成的联合军事体系。

文章认为,解放军虽装备先进,但在全球后勤、远洋补给和盟友协同方面,与美国的体系化优势仍有差距,因此需要调动“另一股力量”来应对挑战。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解放军的实力毋庸置疑。近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突飞猛进。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被外界称为“航母杀手”,能精准打击数千公里外的海上目标。

055型驱逐舰装备了112个垂直发射单元,火力媲美美军主力舰。歼-20隐形战机和无人机蜂群技术,让中国在空战和电子战领域有了与美军一较高下的资本。

2024年,中国海军新增两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显示出强大的造舰能力。这些装备让美军航母编队不敢像过去那样随意靠近台湾海峡。尤其是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中国已展现出技术领先的苗头,比如“匕首”式导弹的超高速度和机动性,让传统防空系统难以招架。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然而,俄媒指出,美国的军事优势不仅仅在于武器装备,而在于其体系化的作战能力。美军拥有11支航母战斗群,3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和后勤体系。

日本的P-3C反潜机和扫雷舰在东海的活动,韩国的乌山和群山基地为美军提供前沿支持,澳大利亚的P-8A巡逻机则在南海遥相呼应。这些国家通过北约和双边协定,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军事网络。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中国将面对多方向的压力:东海有日本的海上自卫队,南海有澳大利亚的远程支援,韩国则提供后勤和情报保障。俄媒分析,这种多国联军的围堵态势,让解放军在短时间内难以占据绝对优势。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俄媒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近年来的国际冲突经验,尤其是俄乌冲突的深刻教训。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T-90坦克和苏-35战机在战场上表现不俗,但乌克兰依靠西方提供的“星链”通信系统、无人机和单兵反坦克导弹,成功抵御了俄军的初期攻势。

战争的焦点逐渐从前线转移到后方:乌克兰的通信网络保持畅通,西方国家的军援源源不断,而俄罗斯则通过国内工厂的快速转产和预备役动员,稳住了战线。

这场战争表明,现代战争的胜负不再仅取决于军队的战斗力,而是整个国家体系的综合实力。俄媒据此推断,若台海爆发冲突,中国需要动用的“另一股力量”正是其14亿人口的潜能。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这股民间力量的第一个体现是情报网络的广泛覆盖。中国有14亿人口,相当于14亿个潜在的“信息节点”。

沿海渔民在出海时可能发现可疑船只,城市白领用手机拍摄到的不明飞行物可能成为关键线索,无人机爱好者记录的视频可能揭露敌方的渗透行动。这些零散信息通过互联网和基层组织汇总,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情报网。

2024年,中国公安部门曾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反间谍”演练,鼓励民众报告可疑活动。结果显示,仅一个沿海省份就在一周内收集到上万条有效线索。这种全民参与的情报体系,能弥补卫星和雷达的盲区,让敌方的隐秘行动无所遁形。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第二个体现是工业体系的战时转换能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企业在72小时内将生产线从民用产品转为口罩和呼吸机,震惊了世界。这种能力在战时尤为关键。

2024年,上海江南造船厂同时开工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显示出强大的工业产能。战时,类似的企业可以迅速转产军用装备。比如,广东的电子厂能从生产手机转为制造军用通信设备,浙江的无人机企业能改装民用无人机为侦察或攻击型无人机。

湖南的兵器工厂能24小时运转,生产反舰导弹和装甲车辆。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个分散的工业网络,难以被敌方一次性摧毁。2023年的一次演习中,中国在48小时内将10万架民用无人机改装为军用,证明了这种“分布式生产”的高效性。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第三个体现是社会动员的强大韧性。中国有超过1000万退伍军人和预备役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2024年,东部战区组织了一次民兵演练,数万名预备役人员在24小时内集结,完成了基本的战术训练。

中国的铁路网和公路网为物资和人员运输提供了保障。2023年的一次全国性演习中,京沪高铁在6小时内将5000名预备役人员从上海运往山东,显示出惊人的运输效率。物流行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数万辆民用货车被改装为军用运输车,穿梭于高速公路,运送弹药、医疗物资和粮食。

此外,社区组织在战时能迅速转为后勤保障单位,负责物资分配和民防工作。2024年,江苏某市组织了一次民防演习,社区志愿者在12小时内完成了物资仓库的清点和分配,效率远超预期。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然而,激活这股民间力量绝非易事。首先,需要一个高效的指挥系统。2024年,张海洋的团队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资源调配系统,能实时掌握全国的工业产能和人力资源。

这套系统在2025年的全国演习中首次应用,成功模拟了在72小时内整合全国无人机产能,为前线提供10万架军用无人机。但系统的运行需要基层的执行力,比如社区干部核查物资储备,物流公司调整运输路线,这些都需要精确协调。

其次,战争的快速节奏对动员提出了极高要求。若敌方在开战初期发动闪电打击,瘫痪中国的指挥系统,这股民间力量可能来不及发挥作用。因此,解放军必须在前线顶住第一波攻势。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2025年4月的“海峡雷霆-2025A”演习中,解放军模拟了这样的场景:歼-16战机与敌方F-35缠斗,054A护卫舰用舰炮拦截敌方舰艇,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台岛以东机动,为后方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这股力量的激活也伴随着巨大风险。一旦平民被卷入战争,军民界限将彻底模糊。敌方的打击可能不再局限于军事目标,工厂、桥梁、铁路甚至居民区都可能成为攻击对象。

2023年的一次智库报告指出,若台海爆发冲突,敌方可能优先打击中国的工业和交通枢纽,导致沿海经济带损失惨重。此外,民众的士气至关重要。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俄媒的文章还提到,中国的这股民间力量不仅是军事意义上的补充,更是一种战略威慑。2023年,《中国舰船研究》的一篇报告指出,中国的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工业和社会组织能力——是任何对手都无法忽视的因素。

这种潜能让对手在决策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俄媒认为,解放军的前线作战能力结合全民动员的韧性,将使中国在任何极端情况下都能保持战略主动。

俄媒:一旦开战,中方只靠解放军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另一股力量!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