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曾固执地认为北方城市不外乎两种标签:要么是北京那样的政治文化中心,要么是工业老城的刻板印象。 直到这次河北之行,彻底颠覆了...
2025-07-07 1
7月7日是小暑节气。
每到小暑节,老人们总是摇着蒲扇念叨着:
看小暑落在哪一段?
夏天的脾气都写在里头呢!
在民间,有“小暑在头,热死老牛;
小暑在尾,七月大水”的说法。
那么,到底什么意思呢?
今年在“头”还是在“尾”?
小暑到,有何讲究?
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小暑节气
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日至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气象变化
小暑时节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步缩短,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仍然持续上升,这是因为太阳直射点虽然在南移,但仍然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是收大于支,所以这一段时间内气温还会继续上升。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之后开始进入伏天,由于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于是“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为”高温、高湿”,而北方地区则“高温、干燥”。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大暑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节气后,大地少有凉风,吹的风会带着热浪。
小暑时节,中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雨落区主要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大气环流系统的控制,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中国东部主雨带一般由华南、江南一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进入7月下旬,伴随副高等环流系统的季节性北抬,西南季风也会向北推进,副高外围的西南风将来自热带、副热带的暖湿气流输送到北方地区,其与中纬度的冷空气在华北、东北一带交汇,华北、东北才开始进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又称“七下八上”,才是中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
节气三候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根据黄河流域周边地区景物结合二十四节气特点,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
小暑三候为:“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传统习俗
民间小暑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此外,在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民间有晒书画、衣物的习俗。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食新”
在过去,中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俗语:“好吃不过饺子“。
吃伏羊
伏天大部分是在小暑期间开始的。伏羊节是中国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自古以来,徐州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魚羔,斗酒自劳。”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食物,误食会招灾祸,但可吃猪、牛、羊。
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入伏之时,是中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就可以吃一顿新白面做的面条。
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流汗,民谣有:“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今年小暑几点交节?
老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到,意味着伏天将至,天气更为炎热。
今年的入伏时间在7月20日,出伏时间在8月19日,全年伏天仅有30天,是近10年最短伏天!不过就当前的气温来看,南方多地的白天气温,已经处在35℃以上。那么今年三伏只有30天?10年难遇!有啥讲究?
而2025年小暑节气,落在公历7月7日,具体的交节时间为凌晨4时05分,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六月十三。
今年会不会很热呢?
按照农谚传统划分法,一般出现在农历上旬的视为“头”,出现在农历的下旬则为“尾”。六月十三,可以视为在农历的月头。
按照“小暑在头,热死老牛;小暑在尾,七月大水”的说法,预示着今年小暑节气前后,天气较热,连耐热的老牛都被热死。怎么理解呢?
小暑交节时间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相关。当小暑“在头”,副热带高压可能提前北抬,导致高温少雨,进而造成稻田龟裂,连耐旱的老牛都备受煎熬。
而“在尾”,即对应六月下旬入小暑,此时副高或北抬延迟,雨带滞留长江流域,导致暴雨频发。为此,有了“小暑在尾,七月大水”的说法。与之类似的说法还有不少,如“小暑在尾,两河水”。
农谚不仅是气象预测工具,更承载着农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热死老牛”以夸张手法强调高温对牲畜的影响,提醒人们注意防暑;“七月大水”则警示暴雨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需提前做好防范。
节气诗词
《小暑戒节南巡》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图文综自:湖南日报、上观新闻、读书文史
今年小暑你觉得热吗?
你有哪些入伏的好建议?
记得评论区分享!
相关文章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曾固执地认为北方城市不外乎两种标签:要么是北京那样的政治文化中心,要么是工业老城的刻板印象。 直到这次河北之行,彻底颠覆了...
2025-07-07 1
根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计划向贸易伙伴发送关税信函,170多个国家面临压力。特朗普这次的动作来得突然但并不意外。他在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明确表...
2025-07-07 0
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中美关系的走向一直备受全球瞩目。近期,有关特朗普可能访华的消息甚嚣尘上,而在此敏感时刻,特朗普的相关回应以及美国美国内部专家...
2025-07-07 0
广州红房子社工服务中心发布讣告,知名演员巨缘圣于2025年6月29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巨缘圣的微博个人信息显示,她毕业于大连影视艺术学院、中...
2025-07-07 0
前言:以色列和伊朗签署停火协议,但这仅仅是暂停而非彻底的停火。停火协议之后,以色列一直都在满负荷从美欧运来各类炸弹、导弹、弹药基础材料和各类作战物资,...
2025-07-07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微乐麻将有挂是真的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乐麻将真的能开挂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微乐麻将...
2025-07-07 1
【文/观察者网 柳白】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对等关税”暂缓期将于7月9日结束。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地时间7月6日警告称,特朗普政府未来几天会向大约10...
2025-07-0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