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说福建晋江那边海边来事了,沙滩上一下冒出来好多亮闪闪的小薄片,跟金子似的。村里人一看都疯了,没几天全抢没影了。后来有专家来查,说是啥云母不是金...
2025-07-03 0
文|圆圆说
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有诗云: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自然界的“风水大师”,燕子也不是随便在谁家都会筑巢的,那么,它是如何判断垒窝的地方呢?
燕子的窝堪称自然界中的“精装房”,一般呈碗状,不同种类的燕子会根据环境资源来调整筑巢材料,主要包含泥土、植物纤维唾液以及羽毛等。
家燕、金腰燕等常见种类的燕子,巢穴大都以湿润的泥土为主材,混合唾液形成黏合剂,随后逐层堆砌筑巢。
为了确保巢体坚固且透气,燕子主要选择的是河岸、池塘边等湿润区域的泥土。
除此之外,为了增强巢穴的结构稳定性并提升保暖性,燕子也会用干草、细枝、树叶等植物纤维编织进巢体。
例如,金腰燕的巢穴常呈现半封闭葫芦瓢状,正是用植物纤维混合泥土建造出来的。
金丝燕的巢穴大有不同,它以唾液为主,主要靠唾液凝固后形成光滑的燕窝。
金丝燕的巢穴富含蛋白质,而且防水性能优异,这类燕窝因营养价值高,成为人类珍视的滋补品,因其美容养颜的功效而深受追捧。
除了以上材料,羽毛、兽毛、蜘蛛丝等也经常被燕子用来填充巢穴内部,提升舒适度或增强粘合性,部分燕子甚至会用人类丢弃的棉絮和头发作为补充材料。
燕子筑巢会经历选址、打地基、加固成型等多个阶段,每一步都很辛苦,不会筑巢的小燕子只能自己吃苦了。
以家燕为例,一对燕子往返运送泥土的次数平均高达上千次,需要耗时约一周,才能完成外部结构,随后再用羽毛等软装材料逐步完善内部环境。
最终,巢穴呈开口朝上的半圆形或碗状,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给小燕子喂食。
一般来说,燕子“选宅”有五大标准:
燕子筑巢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性问题。
所以,它们偏好人类的屋檐、桥梁或悬崖等高的地方,既能躲避蛇、野猫等地面捕食者,又可以规避喜鹊、鹰隼等空中天敌。
此外,屋檐的遮雨功能还能防止巢体被暴雨冲毁。
燕子理想的巢址需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但又不能过于曝晒。
传统砖木结构房屋的屋檐宽度适中,既能遮阳又便于亲鸟进出,所以深受燕子喜爱;
茅草屋的屋檐狭窄而且很容易渗水,故而极少被燕子选中。
燕子每天需捕食数百只飞虫,繁殖期食量更大。
因此,附近有丰富的昆虫资源,例如农田、湿地或灯光吸引蚊虫的区域往往深受燕子喜欢,这也是农村燕子数量远多于城市的原因。
燕子与人类之间有一种独特的共生关系:人类房屋为燕子提供庇护,燕子则帮助人类消灭害虫。
长期空置的房子使燕子很容易遭受天敌侵扰,而且害虫数量不足无法果腹。
所以,它们倾向于选择长期有人居住的房屋。
筑巢材料获取的便捷性会直接影响燕子的选址。
例如,家燕需频繁往返水源地衔泥,因此巢址多靠近池塘或沟渠。
现代城市因水泥建筑普及、泥源稀缺,导致燕子栖息地锐减,所以城市里很少见到燕子窝以及燕子的身影。
小小的一只燕子,筑巢却大有讲究,看完不得不服。
我国民间素有“燕子进家,财神到家”的说法,认为家门口有燕子则代表着祥瑞。
风水学认为燕子能带来“紫气”,象征财运亨通、人丁兴旺;北方地区更将燕子筑巢与孕妇添丁相联系,赋予其生命繁衍的寓意。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窝燕子夏季可消灭数十万只害虫,堪称天然杀虫剂,对人类来说确实有益。
但是,家里有燕子筑巢的人会发现,燕巢下方经常会堆积粪便,打扫很麻烦,有时候还会有小燕子掉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燕子被踢出窝,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
雏燕若是被人类触碰,或与人类发生肢体接触后会被母燕踢出巢穴。
从科学来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母燕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孩子。
鸟类的嗅觉很迟钝,无法通过气味识别出雏燕是否有人类接触过的痕迹,如果坠落的雏鸟是健康的,人类帮忙将其放回巢内后,它并不会再次被遗弃。
雏燕会掉落下来,原因比较复杂。
为了保持巢穴的整洁干燥,雏燕需要将排泄物喷出巢外,但转身时可能会失足导致坠落。
据统计,雏燕因为排泄而掉落下来的比例约为40%,概率非常高。
在食物分配不足的情况下,强壮的雏燕会将弱小的雏燕挤出巢穴,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资源。
一窝燕子一般是4-6只雏燕,巢穴的空间很狭小,当它们在巢内活动时,可能会因为拥挤而跌落。
除了以上这些,一般羽翼未丰的雏燕尝试离巢时,大约有30%的雏燕会因为试飞失败而坠落,这属于自然界正常的淘汰机制。
如果燕子选择在你家屋檐筑巢,要注意避免惊扰了母燕,在其孵卵期间最好减少在其巢穴周围活动,以免被误伤;
同时,要注意定时清理燕子的排泄物,最好能够在巢下安装可拆卸挡板承接粪便。
最后,千万不要故意触碰或破坏燕巢,燕子具有“记巢”的习性,一旦燕巢被故意破坏,便会主动弃巢,甚至是永久迁移。
据统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燕子种的群数量较30年前下降超50%。
所以,保护这些“空中建筑师”,需要人类主动为其提供筑巢条件,比如如保留传统屋檐设计、设置人工巢基等。
从泥土到唾液,从通风到捕食,燕子筑巢的判断方式展现了生物对环境的极致适应。
在理解并尊重自然法则的前提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让“旧时王谢堂前燕”继续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文章
前两天听说福建晋江那边海边来事了,沙滩上一下冒出来好多亮闪闪的小薄片,跟金子似的。村里人一看都疯了,没几天全抢没影了。后来有专家来查,说是啥云母不是金...
2025-07-03 0
特朗普刚和中国在日内瓦握完手谈贸易休战,转头就给中印扔了颗“关税炸弹”——6月30日,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提交法案,要对买俄油的第三国商品征500...
2025-07-03 0
美国前脚刚放出消息筹备访华行程,后脚就逮捕中国公民。时机格外微妙,手法过于老套。据媒体报道,美国政府正在安排总统特朗普的访华之行。如果行程落实,特朗普...
2025-07-03 0
特朗普的关税豁免延长三个月,现在就剩5天时间了,全球190个国家都等着中国表态,特朗普憋不住了,决定亲自来中国一趟。刚才7月3号下午,我们商务部召开例...
2025-07-03 0
答应中国的事情,特朗普这次没有反悔,早日访华的几率,又多了一成。在加拿大撤销对美国的反制措施,越南跟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欧盟竭力跟美国谈判之际,美国已经...
2025-07-03 0
前言这演唱会票价贵的,黄牛看了都得流眼泪,刘德华看了都得说一句真贵,张学友看了都觉得无言以对。她是上世纪港台娱乐圈知名的女艺人,不仅会唱歌,还会演戏,...
2025-07-03 0
各位家人们!今天咱来聊聊《两座孤岛的对话》。凌晨三点啊,小明哐当一声把书包砸在玄关,他老妈手里的汤勺当时就定在半空了。那校服袖口上的油渍,跟条黑不溜秋...
2025-07-03 0
发表评论